2017/2/20

塊狀隨機分派


有一個研究,分成 A、B 兩種介入方式,要將 100 個病人隨機分派至兩組。


簡單隨機分派


使用亂數表,產生 100 個數字,奇數時將病人分到 A 組,偶數時將病人分到 B 組。

優點是很簡單直覺。缺點之一是 A、B 的數量可能不平均,比如 55:45;缺點之二是 A、B 的排列可能不夠散,例如 AAAAAABBBBBB...。

為什麼 AAAAAABBBBBB 這種分派方式可能會有問題?如果病人的來源是門診,從早上開始收到晚上,那一大早會來看病的人比較容易進入 A 組,晚上才來看病的比較容易進入 B 組。這樣兩組之間,因為隨機分派造成基本條件相近的優點,就不易顯現。

2017/2/15

成人疫苗總整理


醫學生時考小兒科,最痛苦的部份就是背疫苗時程表,還記得老師半開玩笑說:「等你們有小孩就會記得了」。不過即使現在有小孩了,因為疫苗不斷進展,時程表常常修訂,所以還是要查資料才能確定。

進入家醫科,我才知道成人有那麼多種疫苗(口訣:肥蛇腦子沒 Apple 流鼻水)。本文參考疾管署家庭醫學會建議,做個總整理,實際需要的通常比圖中少,因為可能已有保護力,或感染風險低而不用打。

2018 年 1 月 CDC 建議更新 

2017/2/10

相關與迴歸


X,Y 的緊密程度
圖形越,係數越高

X 每增加一單位,Y 的變化程度
圖形越,係數越高

值得注意的是,相關和簡單線性迴歸的檢定方法是相同的,所以 p 值會一樣。

2017/2/5

再會 老教科書


農曆年整理藏書時,對著滿櫃子的教科書發愣。

每本書都代表了醫學生時的一場挑戰,至今想起仍感到慶幸,自己熬過來了。坦白說,由於進度壓力緊湊繁重,大部份的考試其實都是依賴共筆、講義、考古題度過的,擺在案頭的教科書比較像是一種安慰的圖騰,一種和學術殿堂的連結。

理智上,知道以後應該不會再去翻這些書,畢竟真有需要查閱相關知識,應該要上網找最新資料,而不是這些十幾年前的東西。但是情感上,卻又有點不捨,總覺得就這樣丟棄,似乎那些辛苦走過的日子,就什麼也不剩了。

2017/2/1

安全的簡報格式


曾經準備一場演講時,到會場才發現主辦單位的 PowerPoint 版本太舊,即使內嵌了字型,仍然無法正確顯示,所幸有另外準備 PDF 檔,才沒出糗。

從此之後,我改變作法,把每張投影片都轉成圖片,再一一貼進新的簡報檔,很安全不容易出狀況,不過坦白說做起來挺費事的,直到我發現這個選項:

圖片簡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