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/9/14

痛風的藥物治療與生活調整



尿酸、白血球與發炎

尿酸結晶是痛風的主因。體內尿酸濃度之所以增加,有可能是製造得太多,也有可能是經由腎臟排出得太少。當尿酸太濃,形成結晶沉積下來,對白血球而言,就像是需要清除的異物,於是引起白血球去吞噬掉尿酸結晶。

一顆白血球是處理不完那麼多尿酸結晶的,為了吸引更多的同伴來幫忙,白血球於是開始會釋放一些發炎物質,就像是古時候通風報信的狼煙。這原本是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,但卻導致新的問題:局部發炎與紅腫熱痛,於是痛風就發作了。

急性期的止痛

秋水仙素(Colchicine)
既然白血球吞噬尿酸結晶,是造成急性痛風的主因,那干擾白血球的運動,也讓白血球吞噬尿酸結晶的能力下降,就成了急性發作時的治療策略,這正是秋水仙素的功效。副作用主要發生在腸胃,包括腹瀉、噁心嘔吐、長期大量使用甚至會抑制骨髓造血。

消炎藥(NSAID)
身體在發炎時,會製造前列腺素等發炎物質,進而增強神經傳遞痛覺的訊息。這一類的藥物可抑制發炎物質的產生,所以也有助於減輕發炎造成的疼痛,臨床上很常用來消炎、止痛、退燒。副作用包括黏膜損傷導致腸胃出血、腎功能損傷。

類固醇(Glucocorticoids)
抑制發炎與過敏反應的強大藥物,作為急性痛風的短期治療,有很好的功效。但由於長期大量使用會造成許多副作用,諸如血糖上升、傷口癒合變差、月亮臉、水牛肩、骨質疏鬆、皮膚萎縮等等,所以在治療急性痛風時,盡可能不使用超過七天。

抑制尿酸製造

有些人在健康檢查時,會偶然發現自己的尿酸值偏高,這時是否需要進一步接受降尿酸藥物治療呢?其實多半不必,因為只有大約百分之五的高尿酸患者會進展至痛風發作,其他人只要改善飲食習慣,喝足夠量的水就可以了。

但有些人時常反覆痛風發作、或發作的部位含括多個關節、或尿酸結晶沉積已經累積到一定的量,產生了關節的痛風石或腎臟尿酸結石等,這時就應該要配合藥物使用,把尿酸濃度降下來。不過這是在急性發作已經穩定之後才會做的事,急性期還是先讓發炎緩和下來。

別嘌呤醇(Allopurinol)
可以抑制嘌呤代謝成尿酸的過程,讓尿酸不被製造出來,由於藥物需經過腎臟排出,對腎功能不佳的病人應減低劑量。如果對這個藥嚴重過敏,會導致口腔潰瘍、皮膚產生大量紅疹水泡,像燒燙傷一樣,是藥害救濟排行榜之首,因此使用上要極為謹慎。

非布索坦(Febuxostat)
作用與別嘌呤醇類似,可抑制尿酸製造,但引發嚴重過敏反應的機率則低得多。尿酸性腎結石的患者,因為不適合使用促進尿酸排除的藥(讓尿中尿酸更多,會惡化結石程度),所以可以直接使用此藥。常見腸胃副作用,少數造成肝功能異常、頭痛或關節痛。

促進尿酸排出


尿酸被製造出來後,少部份經由糞便排出體外,大部份則是經由尿液排出,但在排出的過程又會被腎臟再吸收一部份回來血液裡。這一類的藥物讓腎臟的再吸收變差,自然最後排出的尿酸就變多了。

值得一提的題外話是,近年來有一個治療糖尿病的藥物 SGLT2 抑制劑,最早萃取於蘋果樹皮,也是利用類似的原理,讓腎臟不再吸收尿糖,達到促進尿糖排除、降低血糖值的效果。

苯溴香豆酮(Benzbromarone)
抑制尿酸在腎臟的再吸收,進而增加尿酸由尿液中排除,藥效取決於腎功能,因此對腎功能不佳者效果也不佳。有尿酸結石的患者,增加尿酸濃度會讓結石沉積更兇,同樣不適合這個藥。常見副作用包括噁心及嘔吐,且使用期間需監測肝功能。

苯磺唑酮(Sulfinpyrazone)
使用時需注意藥物之間的交互作用,如併用阿斯匹靈(Aspirin)會減低這個藥的藥效、併用抗凝血藥華法林(Warfarin)會增加出血的風險、併用磺醯基尿素(Sulfonylurea)類的降血糖藥時,會增加低血糖的機會。副作用包含腸胃不適、紅疹、尿酸結石、肝功能異常。

丙磺舒(Probenecid)
作用和苯磺唑酮(Sulfinpyrazone)類似,特別之處是除了增加尿酸排除,還會抑制盤尼西林(Penicillin)自尿中排除,進而增加該抗生素在血液中的濃度。當給的劑量不足時,反而會抑制尿酸的分泌,導致尿酸濃度不減反增。

直接分解尿酸


重組尿酸酶(Pegloticase)[台灣未上市]
許多動物有一種稱為尿酸酶(Uricase)的酵素,用來把尿酸分解成水溶性高的尿素囊(Allantoin),方便溶於尿液中排出,但是人類在演化過程失去了這個酵素。這個藥是靜脈點滴輸注的人工合成尿酸酶,能增進尿酸分解排出,用於難治療的痛風。

尿酸與腎結石


大約有百分之五的腎結石成份是尿酸結晶,形成的主因是尿液太酸,增進了尿酸鹽的沉積,常出現於代謝症候群及胰島素阻抗的病人身上,每日至少喝 2500 毫升的水份,有助於降低結石的風險。一般的腎臟X光無法看到尿酸結石,診斷有賴腎臟超音波或其他進一步檢查。

尿酸與藥物


許多藥物都可能有增加尿酸濃度的副作用,例如阿斯匹靈(Aspirin)、利尿劑(Thiazide / Loop diuretics)、某些抗結核藥(Pyrazinamide & Ethabutol)、免疫抑制劑環孢靈素(Cyclosporin)、菸鹼酸(Nicotinic acid,即維生素 B3)等。

有些快速生長的癌細胞對化學治療較敏感,例如淋巴癌和急性白血病,大量被快速破壞的癌細胞會釋放出細胞內的各式物質,其中就包含尿酸,這稱為腫瘤溶解症候群。由於是可預期的,所以可事先經由補充水份、服用鹼化尿液的藥物及別嘌呤醇(Allopurinol)來預防。

飲食與生活習慣


動物性高嘌呤食物如帶殼海鮮、動物內臟、火鍋高湯,都應減少攝取,此外啤酒及烈酒、肥胖、手搖飲料中常見的高果糖糖漿,也都和痛風息息相關,但植物性嘌呤來源如豆類、蕈菇類等,並不會提高痛風的危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