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/2/1

教學的技術推薦心得


回首自己過去幾年,在簡報、演講、教學的成長之路,可以分成三個階段:


階段一:簡報的藝術


從坊間的投影片書籍、專業的指導課程和實作當中,融入了攝影、廣告的聚焦重點手法,搭配簡約乾淨的風格,讓我從投影片設計得到許多樂趣和成就感。追求投影片的設計得到了一些掌聲,但也慢慢遇到瓶頸:每一張投影片或許都傳遞了一些訊息,但整體沒有很適當的組合和脈絡,也不知道怎麼引發觀眾的興趣和目光。於是我參加了福哥「上台的技術」課程,探索上台的秘密。

階段二:上台的技術


這個階段得到的啟發,就是投影片其實只是上台環節的一部份。從思考目的、組織材料、開場吸引注意力、使用各式素材和故事、和觀眾互動、結尾回顧重點、喚起實際行動…等等,讓我眼界大開,終於知道整個上台過程環環相扣的細節。從自己選定主題刻意練習上台的技術,到以指導者身份觀察別人上台並給予回饋,更深化了學習的印象。有時不免好奇,這麼有效的學習方式,是怎麼設計出來的?這時福哥「教學的技術」課程,開得正是時候。

階段三:教學的技術


課程裡得到最大的體悟,就是所有看似寫意的教學段落,實則都經過精準的設計。開場時營造信任感與凝聚團隊動力、分組討論、選擇襯托的背景音樂、示範到演練再到回饋的技巧、課程設計如何兼顧目標與內容、點數獎勵排行榜等遊戲化元素,當然還有最後集大成的綜合演練。每個學習段落都有個核心,再以種種教學手法包覆其外。

課程也帶領我重新揣摩新手的學習心境。我是喜歡教學的,尤其是把複雜的內容化繁為簡,用好懂的語言、視覺化的呈現傳遞出來,是件很有成就感的工作。身在教學醫院裡被賦予教學的使命,有時會覺得自己漸漸忘了當初像張白紙,什麼也不懂的感覺,當自己努力解說的內容,換來的是台下學員困惑的表情,甚至有學生就此放棄聽課,看了相當挫折。教學的技術課程讓我發現,沒有枯燥的內容,只有無趣又不了解初學者想法的教學方式。

從簡報、演講到教學


參加過課程後,把過去偶爾在課堂上使用的手法升級,陸續加入分組、問答、討論、競賽與積分等元素,不意外的,當學生不再只是被動聆聽和看投影片,而是被帶入一個從學習中得到成就感的情境,親身思考和參與知識的建構過程,產生了熱情,效果自然也不再打折扣,甚至會提出令人激賞的問題和挑戰;老師的身份也不再是單向的傳遞,而是點起火苗,讓燃料自己持續延燒。

這是一趟未竟的學習之旅,從過去以自己的傳達呈現為中心,演變成以台下觀眾的最後收穫為目的,每一段的修煉,都成為下一段的養份,彼此層層相疊。